金华市博物馆2025暑期研学活动回顾:沉浸式展览与馆校协同助力青少年成长

09-29

金华市博物馆 地处金华城市文化核心区,是一座依托八婺大地深厚历史底蕴建立的综合性博物馆。自开放以来,馆方认真贯彻落实 习近平总书记“要把博物馆事业搞好” 重要指示精神,以保护地方文化遗产、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己任,积极推进发展理念与公共服务的创新,文化传承与公众教育的提升。获评 “国家二级博物馆、浙江省古籍重点保护单位” 等,是彰显金华地域文明的重要窗口、文化惠民的典范阵地。

金华市博物馆始终将儿童教育作为核心使命,秉持 “以童为本” 的服务理念。今年暑期,依托 “海边一天——生活中的海洋生物” 特展,在展览设计、教育服务、馆校协作及未来发展等维度深化儿童友好实践,为青少年构建沉浸式文化成长空间。

2025年暑期,金华市博物馆开展了系列精彩活动:开放式暑期集市 “仲夏博物 宝藏趣市” 贯穿整个假期,每日全天开放,吸引超过 5000名 观众参与,其中特别为李渔幼儿园举办了 “宝藏集市”专场1场 ,由李渔幼儿园的孩子们自主摆摊,开展互动;同期推出的“海边一天——生活中的海洋生物展”成为焦点,吸引 超过6万人次 参观,配合展览的开放式研学活动参与观众 突破4000人 ,配套主题研学课程 “贝壳点亮海洋”举办8场 ,吸引 超200名 观众报名。

博物馆推出品牌活动 “小小讲解员” 2025届,配套开展9场专业课程,成功招募并培训了 30名 小小讲解员。整个暑期,博物馆通过 集市、展览、研学、培训 等多元化形式,有效发挥了社会教育功能,为市民尤其是青少年提供了丰富的文化体验,营造了浓厚的暑期文化氛围。

童趣视角 重构知识体验

“海边一天 —— 生活中的海洋生物” 展于 2025 年 6 月 28 日至 8 月 24 日在 金华市博物馆 一楼临展厅开展。此次展览突破传统模式,以儿童视角为核心进行全方位适童化设计。

展厅中所有展架均根据 儿童身高量身定制 ,展品摆放精心优化至最佳观赏视角,让小朋友无需踮脚或仰头就能舒适观展。展览通过 "早市""赶海" 等贴近儿童生活的主题单元划分,运用生动的实物展示和趣味图文替代枯燥说教,让孩子们身临其境感受海边生活场景。

  童心绘海,共筑展厅

金华市博物馆携手 金华市东苑小学、李渔幼儿园,倾力共创 “给大海的信——海洋主题作品展”作为特展的核心篇章。

展区集中呈现了两校师生共同完成的海洋主题手工作品,这场展览的诞生过程本身,就是一堂别开生面的 “博物馆实践课”

孩子们深度参与展览的布署与陈列工作,从展品的精心摆放,到每一块说明牌的亲手绘制与书写,都由孩子们完成。 这种 “从创作到策展” 的全流程沉浸式体验,让 “给大海的信” 超越了普通展览的范畴,升华为一堂由孩子们自己主导、充满成就感与归属感的 “特别博物馆课程” ,实现了从课堂学习到展厅展示、从知识接受到实践创造的教育闭环。

  多元项目 激活文化基因

在文化传承与儿童教育的融合中,多元项目正成为激活文化基因的生动载体。金华市博物馆的 “仲夏博物・宝藏趣市”专为青少年设计,文物探秘环节引导孩子在展厅中寻找文物原型,钱币兑换、嗨玩集市等互动形式,让历史知识在趣味体验中自然渗透。

此前的 大宋 “韵” 动会更将宋代运动与展厅探索相结合,青少年在投壶、捶丸等传统项目中,既能感受运动乐趣,又能体悟宋代文化韵味。

金华市博物馆以博物馆文创商店为营地,围绕馆藏文物及文创产品,推出 “里婺” 文创代言人系列文创研学活动。

以亲子形式招募志愿者,以 文创产品 为线索探寻馆藏文物,学习历史文化知识;结合文物本体和文创产品,学习撰写讲解稿,并录制文物、文创讲解视频;讲解考核通过后,亲子志愿者们进入文创商店为顾客介绍文创,并以小组形式累计各组销售总数,体验文化传播使者的成就感。

  馆校协同深化实践育人

金华市博物馆 “博物馆来啦” 系列活动,以深度馆校协同为核心,构建起连接博物馆与校园的教育共同体,为文化传承与青少年成长搭建了立体桥梁。

活动打破博物馆与学校的物理边界,通过 课程定制、资源共享、成果共创 三重协同模式,将博物馆的专业文化资源转化为校园教育的鲜活素材。

针对不同学段特点,活动精准设计内容:在李渔幼儿园,宣教团队带着贝壳标本开展科普课程,孩子们的创意手工作品反哺博物馆 “海边一天” 临展,形成 “课堂创作 — 博物馆展出” 的闭环;在东苑小学、岭下镇中心小学等,课程覆盖上山文化、文字演变、古建筑、节气等多元主题,如通过 《万年前的美食报告》 解读农耕智慧,借助竹简绘制感受文字魅力,让历史文化以可触可感的方式融入课堂;在湖海塘小学、金华市外国语实验学校,则以 “美食密码”“千年服饰” 等主题延伸探索,每周定期的课程化推进让文化教育从零散体验变为系统浸润

博物馆与学校双向赋能,博物馆提供文物标本、专业讲解的资源支撑,学校提供教育场景与学情反馈,共同打磨 “博物馆课程”。从学生参与文物探秘、手工创作,到作品进入博物馆成为展览组成部分,再到课程内容根据教学需求持续优化,馆校双方形成了 “资源 — 教学 — 展示 — 反馈”的完整教育链条。

这一模式不仅让青少年在互动中深化对 本土文化、海洋生态、历史脉络的认知,更推动文化传承从博物馆延伸至校园日常,为协同育人提供了可复制的实践样本,让文化教育在馆校合力中真正落地生根。

  共创市集 童心探索

金华市博物馆与 李渔幼儿园携手开启暑期文化市集合作新篇章,双方深度整合优势品牌资源,倾力为孩子们打造一个趣味盎然、知识充盈的沉浸式假期体验。

活动巧妙依托李渔幼儿园特色品牌 “嬉戏游戏”的丰富成果,将孩子们亲手创作的非遗手工作品、充满童真的美术作品,化身为市集上琳琅满目的 “商品”,在博物馆大厅中开设专属摊位。

市集成功地将博物馆的知识殿堂变成了生动的课堂,将幼儿园的艺术工坊延伸至广阔的社会场景,让孩子们在 角色扮演、知识探索与互动交易 中,全方位提升 创造力、沟通力、学习力与财商素养 ,收获一个充满成就感与快乐回忆的独特暑假。

金华市博物馆的儿童友好实践,本质是让历史文化从 “殿堂珍藏” 转化为 “童年伙伴” 。当孩子们在潮汐池触摸海星纹理,在木工坊雕刻千年纹样,在研学笔记中描摹文物密码,博物馆已超越空间属性,成为承载探索欲与创造力的精神家园。

未来,金华博物馆将持续完善儿童友好服务体系,通过 展览创新、教育赋能、和社会协作 ,让博物馆成为每个孩子的 “第二客厅” 。在这里,历史可触摸,知识可游戏,文化可创造。我们期待与 家庭、学校、社区 携手,共同点亮属于下一代的文化灯塔。

编辑:礽卿

审核:许倩

监制:博物馆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