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博物馆《环环智造局》儿童主题展:AI数智人带你玩转古代科技

09-29

博物馆头条按: “遛娃胜地”、“动画IP超萌”、“知识还能这样玩!”——江西省博物馆的展览在小红书刷屏了!现象级爆火的背后,是AI数智人“环环”领衔的《环环智造局》动画和能动手玩历史的“智‘环’通古今”社教活动。在这里,文物不再是玻璃柜里的“老古董”,而是化身孩子的科技玩伴与智慧导师,让千年智慧“活”进孩子们的心里。

01 动画IP《环环智造局》 带娃玩转古代科技

小红书帖子及评论

2025年6月1日, “器载天工——‘环环’解码古人智慧儿童主题展” 江西省博物馆 正式开幕,智慧使者“环环”加入赣博明星阵容,与观众一同踏上时空之旅,触摸文明的鲜活脉动,解码智慧的古今联结。

展览以“古人智慧”为轴线,系统梳理中国先民的创造智慧,划分“探索·天地逐梦”、“严谨·计量有方”、“向往·创意生活”、“匠心·巧夺天工”、“致用·开物成务”五大主题展区。

作为展览精心孵化的儿童科普IP成果, 《环环智造局》 以江西省博物馆馆藏文物——商代活环羽人玉饰为灵感源泉,塑造出长着独具个性的鸟喙、羽毛丰盈的翅膀,头顶装饰着最具标志性的“掏雕”链环的AI数智人“环环”。

该系列通过21集趣味动画,构建起“文物探秘-科学解码-生活应用”三位一体认知体系,让沉睡千年的文物在数字时代焕发新生。

  《环环智造局   以严谨的学术考据为支撑,聚焦中国古代科技文明精髓,内容涵盖天文历法、力学应用、流体力学、热学传导、精密制造、环保设计等多元科学领域。从新干商墓青铜器到唐宋省油灯,从活环玉雕工艺到青铜蒸馏装置,每集精选一件代表性文物,深入浅出地阐释其背后的科学原理和工艺巧思。

《泄水沉箭》揭示漏壶计时机制,《会呼吸的汲酒器》演绎大气压强应用,《木头的魔法拼接》展现榫卯结构精妙。通过童趣化叙事与拟人化表达,将古代观星测地技术、重力平衡装置、节能环保设计、机械传动系统等“黑科技”转化为生动易懂的知识模块,实现硬核科技原理的软性传播。

作为江西省博物馆“儿童博物馆计划”的创新尝试, 《环环智造局》以 独特的动画设计打破传统说教模式,“环环”用儿童视角解密文物密码。在《永远喝不饱的魔法杯》中,TA化身流体学家,通过可视化实验演示虹吸原理,让“倒酒即止”的奥秘变得一目了然;《活环羽人的千年灵动》则通过动态拆解,将整玉掏雕以动画的形式进行趣味演绎,让孩子们充分感受古代匠人的智慧。

通过将文物转化为 可互动的数字伙伴,让历史智慧与科学精神在童心中自然生长,真正实现了“把博物馆带回家”的科普愿景,为文化传承开辟了数字化新路径。

02 “智‘环’通古今”   展教一体的学习生态

展览突破静态展示局限,构建“展教一体”的沉浸式学习生态。为打造无边界成长空间,江西省博物馆创新推出“智‘环’通古今”系列社教活动,通过IP人物“环环”串联古今智慧,让文物成为触手可及的成长伙伴:“智趣古今”流动社教活动携“司南”“辘轳”等文物深入社区学校,采用趣味手工形式,带领孩子探索古人在各领域的智慧结晶;暑期夏令营以“智慧盲盒”任务激发孩子的协作潜能。

通过文物实证与科学原理互释,江西省博物馆将“掏雕”绝技、精密度量体系、虹吸现象等古人智慧转化为可感知的知识模块,引导青少年理解中华科技文明的传承脉络。

以“环环”第一人称叙事串联古今应用,阐释古代智慧与现代科技的承袭关系。这种“以器载道、以工启智”的实践,不仅活化文物内涵,更培育青少年思辨能力,为博物馆履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筑牢文化自信的时代使命提供创新范式。 这套“流动课堂+深度营地+创新工坊”的立体化设计,通过“可触摸的历史、可操作的智慧、可创造的未来”,让博物馆真正成为滋养终身成长的第二课堂。

03互动装置塑造趣味体验   科技原理“触手可及”

江西省博物馆在“器载天工——‘环环’解码古人智慧儿童主题展”中,创建沉浸式智慧感知场域,围绕古代科技原理,在各个展区嵌入8项交互装置。

观众移动铜权体验杆秤杠杆原理,亲手验证“比权量力”的度量智慧;操作气压汲水装置感受大气压强原理;拆解榫卯模型领悟结构性力学;转动“不倒香囊”探究重力平衡设计。这些互动装置将文物隐含的科技基因——如精密度量、大气压强、结构力学等抽象原理——转化为可触可感的实证体验,构建“理论-文物-实践”的认知闭环。

互动装置深度契合儿童认知特点与学习规律,通过沉浸式动手体验激发探索兴趣。针对儿童偏好动手探索的特质,将抽象科技原理转化为趣味任务,这种“做中学” 模式让儿童在亲身操作中自然建构知识,符合通过实物实践理解抽象概念的认知发展规律。

同时,装置设计巧妙设置挑战性情境,持续驱动好奇心。这些设计将文物科技内涵转化为可观察、可验证的探索游戏,使儿童在试错中锻炼观察推理能力,从被动听讲转变为主动发现者,真正实现寓教于乐的深度教育目标。

04  数字技术活化文物    “环环”助力教育创新

本次展览的一大突破性创新,在于创新引入 AI智慧使者“环环” “环环” 是以数字技术深度活化馆藏文物、革新博物馆儿童教育模式的重要实践。该数字形象以馆藏文物为原型, 人工智能知识库构建 深度融合专业历史知识与 高清文物三维数据 ,成功实现了珍贵文物从静态展陈对象向具备智能交互能力的文化传播载体的创造性转化。

“环环”依托全息舱技术塑造出跃动的立体形象,并通过先进的自然语言交互系统,与儿童观众建立智能化沟通桥梁。其知识库融合了21组聚焦古人智慧的解码动画与56件精选展品,为儿童观众提供高度情境化、个性化的知识导览。这种沉浸式智慧导览模式,将复杂的知识体系,解构为符合儿童认知特点的生动叙事与互动探索,更加适合儿童群体的学习习惯。

“环环”已成为江西省博物馆在儿童教育范式创新上的重要成果,有效地将静态的历史知识转化为动态的互动对话与探索体验,显著激发儿童群体的主动求知欲。通过严谨的学术内核与趣味互动形式的有机结合,“环环”成功搭建起跨越古今的文化认知桥梁,也深刻诠释了数字技术赋能下博物馆在增强文化自信、促进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性发展方面的独特价值。

据悉, “器载天工——‘环环’解码古人智慧儿童主题展” 将持续展出至2025年9月1日。江西省博物馆致力于打造一个持续进化、充满活力的“环环宇宙”,让凝聚于文物中的先贤智慧,恒久照亮当代青少年的心灵,点燃其探索未知、创造未来的星火。

未来,“环环 ”将 以文化使者的身份,在虚实交融中搭建起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其激荡起的创新涟漪,必将孕育出更多“贯通古今、智启未来”的探索者。

编辑:廖弘超

监制:博物馆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