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的荔枝》文物彩蛋解析:唐代服饰妆容与文物对比

前天

电视剧《长安的荔枝》

正在热播

面对讲究的服装、化妆、道具

你是否“逐帧放大”进行了一番“考古”

今天咱们 “从头到脚”

盘一盘剧中的文博彩蛋

唐代姐姐出门的

“头”等大事

十七娘出场即“拿捏”

气场全开又尽显风华

高耸又显发量的发髻很惹眼

她的这款“大头特效”造型

与莫高窟壁画中的《都督夫人礼佛图》

以及唐代的仕女俑发型颇为相似

如何画出十七娘的“同款”妆容?

推荐你看看泥塑彩绘仕女俑头像

七个步骤拥有“同款”妆容

而李善德的女儿“袖儿”

在发型的加持下愈显可爱

她的发型叫双垂髻

是唐代小女孩儿们的经典造型

相关文物可参看

曾经红极一时的“唐朝胖妹”

男士穿搭

“暗纹”涌动

剧中何有光的“坎肩”造型

洒脱、松弛

走在了唐“潮”前端

你以为他的衣服就是个简单纯色

放大看“暗纹”涌动

△左下图为中国丝绸博物馆藏对鹿纹锦,右下图为新疆维吾尔 自治区博物 馆藏联珠鹿纹锦

根据纹饰内容,我们可以叫它联珠对鹿纹

外圈是环形串珠的 联珠纹

环形内部则是 对鹿纹

这样的联珠团窠纹样叫“陵阳公样”

《文博日历》此前也介绍过

唐代这种最为知名的“老花”样式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藏朱红地联珠对马纹锦和剧中人物服饰纹样对比

如果你觉得这对鹿还原度还差点儿意思

那这对马的出现,可以说是

“99%忠于原作”

包括四组联珠纹之间的十字形花纹

也都一并“复刻”了

△左图和右下图为西安博物院藏唐代胡人背包俑

除了穿着

出门带个包总是方便一些

实用又时尚

剧中郑平安小皮包一夹

“商务人士”一下就对味了

而李善德父女日常使用的斜挎包

与敦煌莫高窟壁画上的单肩背包

似乎也“梦幻联动”了

今天来看依然实用又美观

我们又一次理解了“时尚是个圈”

宴饮宾朋

这个杯子很“吸”引人

在李善德送李袖儿上学的这场戏中

小编在“拉片儿”截图时候还发现了

疑似长沙窑经典款瓷壶

这种瓷壶在《文博日历》中的出现率算是很高了

而这件宴饮上的杯子外形

不知道你是否也眼熟

它的原型可能便是

唐代邢窑白釉绿彩吸杯

关于这件 “吸管杯”

在剧中你看不到的细节

在这里都帮你解答好了

△长沙铜官窑博物馆藏唐代邢窑白釉绿彩吸杯,点击图片,了解唐代的“创意吸管杯”

脚上功夫了得!

他“胡旋”起来,挺炫!

宴饮上喝美了

一段胡旋舞能让气氛更加热烈

除了表演者脚上功夫和高能平衡感

脚下的圆形毯子

也还原了千年前的舞蹈配置

我们在一些文物上也见到过相同的人物形象

△左图为长沙市博物馆藏唐代青釉褐斑贴人物纹瓷壶,其中一个印模贴花为舞蹈俑

出门在外

除了双脚丈量天下的浪漫

最好还有一匹拉风的马

除了省时省力,还能帅到路人

剧里马的配饰也很考究

△右图为洛阳博物馆藏三彩黑釉马,点击图片,了解“四蹄踏雪”的它

《长安的荔枝》演绎的故事

是唐代恢宏历史中的一个切片

爱好文博的你一定“考古”到了其他彩蛋

能够在文艺创作中

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

当你认出某一件文物的时刻

是否也如吃下荔枝一颗

每一颗(刻)都新鲜清润

素材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特别鸣谢丨敦煌研究院 陕西历史博物馆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 西安博物院 中国丝绸博物馆 长沙市博物馆 长沙铜官窑博物馆 洛阳博物馆 湖南博物院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疆总站 中国文物报社指导单位丨国家文物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