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文创产品同质化问题解析与差异化创意策略探讨

09-15

近年来,国内博物馆文化创意市场火热,各地文博类场馆的产品“爆款”不断,而自然博物馆的文创产品则相对寂寂无声,存在创意策略不足、文创产品内容样式雷同、差异性小的状况。文创产品的价值在于推陈出新,不断为科学知识传播及文化传承注入新鲜血液,使其得以真正“活”起来,而不是停滞在对其他产品的僵化模仿层面。


湖南省地质博物馆来源:北京一彩

1 博物馆文创

博物馆文化产业的构成主要包括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两大部分。

博物馆文创产品指的是以博物馆的文化资源为基础,通过设计和创意加工,形成能够传达博物馆文化内涵、增强观众体验的商品或服务。这类产品不仅是文化传播的媒介,也是当今国内外重大博物馆的关键经济来源之一,为博物馆的可持续发展起到支撑作用。这些文创产品通常包括各类主题的纪念品、工艺品、文具、家居用品、服饰等。博物馆文创可以说是文创产品的一种类型,二者之间关系密切。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为44945亿元,占GDP比重为4.4%2021年,比上年同比增长16.6%2022年,中国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为57648亿元,GDP比重比上年提高0.18个百分点。从2004年到2022年,文化产业增加值从3440亿元到57648亿元,占GDP比重从2.13%上升至4.76%


北京大学地质博物馆(来源:北京一彩)

2、自然博物馆文创产品的开发现状及问题

2.1自然博物馆文创市场现状

在实体店方面,自然博物馆以出租场地委托经营为主,店内货品多为经营方的市场选品,如公仔、玩具、模型、衣服、矿物原石、昆虫标本、图书等品类,相对来说,场馆特色产品比例较少。

在传统电商方面,淘宝平台上搜索自然博物馆文创的店铺结果多为市场化公司,如博物小馆自然市集”“果壳市集

”“贝林自然世界等,少有自然博物馆店铺。在社交媒体电商方面,通过查找自然博物馆官方微信公众号主菜单,得知有北京自博馆官方文创、陕西自博馆文创集市、自贡恐龙博物馆恐龙微店。微博搜索关键词自然博物馆文创,显示结果为上海自然博物馆限定版暴龙”“天津自然博物馆文创雪糕”“陕西自然博物馆端午文创”“北京自然博物馆禄丰龙宝宝雪糕。在产品和营销上,呈现出特色产品仍需创新、电商营销仍需加强的状况。


▲湖南省地质博物馆来源:北京一彩

2.2自然博物馆文创产品的问题

同质性过强:因为在现代社会文创产品设计的浪潮之下,很多博物馆都推出了类似的文创产品,缺乏特色,产品的外形缺少识别度,埋没在万千类似产品的海洋之中。此外,有些自然博物馆的馆内藏品及其相关文创产品比起历史人文类博物馆而言,缺乏地域特色,盲目使用一些热门的古生物“IP”而较少考虑自身情况。在设计选材方面,国内虽然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但其中不少资源知名度相对而言不高,盲目将其具象化并设计成文创产品,很多消费者可能并不买账。

总量不足:相对于历史博物馆相关文创衍生品近年来的火爆,自然博物馆相关文创产品似乎相关重视程度不足,总量相对而言较少,知名度也相对较低。另外一些自然博物馆自身也对此重视程度不足,对于相关文创产品的开发投入力度相对而言较小。


南京古生物博物馆来源:北京一彩

3、博物馆文创产品的价值与功能

博物馆文创产品在现代经济生活中扮演的角色日益重要,不仅仅是作为文化和历史的载体,更是连接公众与博物馆、历史与现代、传统与创新的桥梁。

3.1博物馆文创产品的价值

首先是对于文化传承与保护方面。博物馆文创产品在设计过程中,挖掘了大量的文化符号,通过重新设计和呈现传统文化元素,以此来传承和保护文化遗产。例如中国黄梅戏博物馆、中国茶叶博物馆等,基于戏曲文化、茶文化以及工艺文化的重新演绎,使人们重新认识和珍视自己的文化传统。

其次是在于推动文化创意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方面。博物馆文创产品提供了传播文化和表达创意的平台,创作者可以通过这些产品将自己的创意、文化观念和艺术作品呈现给更多的受众。这样不仅可以推动文化多样性的传播,还鼓励创作者们设计和表现方式上不断进行新的尝试,从而丰富文创产业的内容和质量。


南京古生物博物馆来源:北京一彩

3.2博物馆文创产品的功能

首先,博物馆文创产品的品牌传播功能。文创产品不仅是一件产品,还是博物馆品牌的一种延伸和推广,可以扩大博物馆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例如,一些设计独特、富有创意的文创产品可能会吸引媒体或社交平台的关注,从而间接地宣传和推广博物馆的形象和收藏品以及藏品背后所蕴含的文化。

其次,博物馆文创产品的教育功能。博物馆文创产品可以作为教育工具,向公众传递历史、文化、科学等知识。例如,博物馆出版的书籍、卡片、拼图等文创产品可以通过图片和文字,向观众介绍相关知识。

最后,文创产品产业还有利于拉动经济的增长和创造就业机会。制造、设计、销售和推广这些产品涉及了多个领域,为各个行业和从业者提供了机会。除此之外,还能吸引前来购买或欣赏这些产品的游客,为当地商业、餐饮和旅游业带来经济利益。


南京古生物博物馆来源:北京一彩

4、博物馆文创产品的多元化发展的创新路径

随着文化消费需求的升级与数字技术的革新,博物馆文创产品逐渐突破传统纪念品模式,形成多元化、多维度的创新体系。本文从传统型、数字型与体验型三大类别切入,结合典型案例分析其产品特征、文化传播价值及市场逻辑,探讨博物馆文化资源活化路径,并提出未来发展方向。

4.1传统型文创产品:文化符号的物质载体

传统型文创产品包括:服饰箱包(如故宫博物院"千里江山图"丝巾)、创意家居(大英博物馆罗塞塔石碑夜灯)、创意文具(敦煌研究院飞天书签套装)、限量版画册(台北故宫《富春山居图》复刻卷轴)、文创盲盒(河南博物院考古盲盒)、联名美妆(故宫口红系列)、主题首饰(三星堆青铜面具吊坠)等类别。这一类别下的产品大多是基于博物馆展品的外观、色彩、图样图式来进行简单的复刻、改版、转化来产出的专门用于售卖的艺术纪念品,因此将其统称为传统型文创产品


湖南省地质博物馆(来源:湖南省地质博物馆)

4.2数字型文创产品:技术赋能的虚拟体验

数字型文创产品包括:电子壁纸(苏州博物馆动态节气壁纸)、输入法皮肤(甘肃省博"马踏飞燕"表情包)、文博类游戏(故宫《皇帝的一天》教育游戏)、数字藏品(湖北省博物馆曾侯乙编钟NFT)、VR考古体验(良渚古城遗址虚拟挖掘系统)、AR文物复原(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兵马俑色彩还原应用)等类别。随着数字化的发展与技术的増强。ARVR3D打印等新手段都可以增强消费者与产品之间的交互性。越来越多的数字文创产品出现在大众视野,打幵故宫博物院的官方网站就能发现,有一系列的app投放在不同平台供大众下载体验。还有一系列的游戏产品与各个博物院达成合作。如《王者荣耀》手游,作为受年轻人欢迎的手游之一,将敦煌壁画文化与产品进行深度融合,现已成为了敦煌文化与腾讯合作布局的重要平台。



王者荣耀×敦煌研究院游戏皮肤来源:新闻晨报

4.3体验型文创产品:场景化服务的创新实践

体验型文创产品包括:3D虚拟展厅(故宫数字文物库)、直播导览(大都会博物馆馆长直播课)、沉浸式体验馆(上海天文馆宇宙大爆炸剧场)、DIY工作坊(南京博物院非遗拓印体验)等类别。这类产品体验性强,互动性强,更能使参观者通过动手实践深化博物馆文化理解。

5自然博物馆文创产品的创意策略

5.1趣味化策略

趣味性元素能激发人们的愉悦和好奇心。哲学家康德将趣味分为反射性趣味反思性趣味,前者基于本能,后者涉及思考。心理学家诺曼提出人类的认知分为本能、行为和反思三层,这表明反射与反思趣味均满足情感需求,都能够激发对产品的购买欲望。

例如上海自然博物馆的恐龙盛世系列饼干造型徽章干饭了暴龙雪糕等,这些富有创意的设计不仅增强了文物的亲和力,同时也在传播文化的过程中赋予了产品幽默诙谐的特质,让消费者产生浓厚兴趣并留下深刻印象,丰富了游客的互动体验。



上海自然博物馆恐龙盛世系列饼干造型徽章来源:贝林自然世界BehringWorld

5.2系列化策略

系列化文创产品是指一系列相关的文化创意产品,在设计、主题或风格上有一定的连贯性和相关性.这些产品通常使用相似的元素、符号或概念,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与单独存在的独立产品形成对比。系列化的文创产品对博物馆形成独特的品牌风格起到了推动作用,使其更容易被认知和记忆。同时,通过构建系列化文创产品,博物馆可以为游客提供更全面的购物体验。不同产品之间的关联性和衔接性使游客更倾向于一次性购买多个产品,从而增加销售量。

如:北京一彩空间工程技术有限公司的国风科学艺术系列作品项目与国家自然博物馆、中国科学院南京古生物博物馆、重庆自然博物馆、法国卢浮宫等自然类博物馆进行项目合作,运用中国传统工笔国画形式,创作出《进化——从龙到鸟》、《喓喓古虫——恐龙时代的昆虫》、《中国恐龙》等系列作品,尝试用更形象生动的手法描绘进化这一长时间、多层次的演化历程,为我们重新解读这段远古历程提供了全新的视角。




国风科学艺术系列作品项目来源:北京一彩

5.3创意来源多样性策略

在文创产品的创意来源上,自然博物馆要秉承开放性和多样性的思维。通常情况下,博物馆在进行文创开发时主要聚焦于馆内的藏品资源,但也可另辟蹊径。

如伦敦自然史博物馆每年都会举办野生动物摄影大赛,比赛始于1984年,向全球自然摄影师征集野生动物摄影作品,以生态照、肖像照、行为照等维度评选,馆方事先与摄影作者约定著作权归属,活动后呈现于主题展览、出版物及衍生产品中。


伦敦自然历史博物馆第60届国际野生生物摄影年赛(WPY来源:北京一彩

5.4典藏资源特色策略

近年来,各大博物馆文创产生的经济效益在博物馆经济总额中所占的比重逐年攀升,这得益于一系列多元化的文创产品开发模式。各类自然博物馆都拥有丰富的馆藏资源,尤其是一些有着重大意义的藏品。这些宝贵的藏品可以为博物馆提供丰富的创意灵感和教育价值。因此,自然博物馆在文创产品开发方面应当特别注重挖掘典藏资源的独特基因,将馆藏的资源转化成有效的审美符号,并巧妙付诸于文创产品上。

例如:大英博物馆收藏的著名埃及文物——罗塞塔石碑,被学术界称为通往古埃及文明的钥匙,其承载的内涵可谓意义深远。该设计充分利用罗塞塔石碑的造型,设计并幵发了多达60多种文创产品。这些产品涉及杯子、香薰、装饰摆件、钥匙扣、万花筒等多个品类和领域,在市场上广受欢迎。


大英博物馆罗塞塔石碑陶瓷杯高款马克杯来源:博雅小学堂

5.5为儿童群体开发策略

自然博物馆在文创产品开发领域应秉持着以消费者为核心的理念,根据不同消费群体的特点,制定精准的设计策略。对于儿童这个特定的消费者群体,要注重挖掘其消费潜力及需求,可以推出一系列专为儿童设计的文创产品。可以釆用视觉化和卡通化的表现手法,生动呈现博物馆的馆藏精品、历史和文化精髓。利用有趣且通俗易懂的传播方式,点燃儿童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如菲尔德博物馆的和恐龙睡在一起系列户外用品,源于该馆针对6~12岁家庭团体的夜宿博物馆活动,以活动主视觉图案为元素设计,主要品类是T恤、运动裤、马口铁胸章等。


菲尔德自然史博物馆来源:每日环球展览

5.6特展文创策略

特展是各自然博物馆每年的大事件,一些资金投入高、主题鲜明、策划精良的特展可以吸引观众参观,所以以特展主题开发并在展览现场售卖的产品能引起观众足够的购买意愿。

例如:美国自然博物馆的鲨鱼系列,因该馆2022年新开鲨鱼特展,展品有几十种鲨鱼模型、化石,馆方开发了鲨鱼主题的服饰、日用品、动物公仔与模型、书籍等系列产品。


二连浩特恐龙馆来源:北京一彩

总之,博物馆文创产业作为一个新兴的产业领域,发展潜力巨大。基于博物馆文化及其文创产品消费现状,深入挖掘文创产品的特色文化资源,探讨文创产品创新发展路径。通过对自然博物馆文创产品的创意策略研究,以期促进自然博物馆文创产业的发展,推动其向更高水平迈进。


主要参考文献:

1、 王越 .博物馆文化产业相关基础理论的梳理与辨析.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3, (14): 68-71.

2、 叶聪 ,匡才远.调研分析:国内博物馆文创发展现状及创新路径研究.丝绸. 2023, 60(11): 168-171.

3、 汪一帆 ,王玥玥,王丽.符号学视角下自然博物馆文创产品设计.设计. 2024, 37(20): 18-21.

4、 余一鸣 .国外自然博物馆文创产品的创意策略.科学教育与博物馆. 2023, (3): 70-79.

5、 郭天昱 .基于多模态理论的浙江自然博物馆鸟声展文创产品设计研究.华东理工大学. 2023.

6、 李浥尘 .自然博物馆文创产品同质化破解路径研究——以上海自然博物馆为例.出版广角. 2020, (08): 85-87.

7、 邢雯婕 .博物馆文创产品设计研究.艺术研究. 2022, (04): 168-172.

8、胡旻,杨潇.科普与互动:博物馆文创产品创意设计研究.艺术品鉴. 2023, (29): 139-142.

9、张夏玮.诸城恐龙博物馆文创产品设计研究.曲阜师范大学.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