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敦煌“数字藏经洞”是什么?一文读懂其数据库功能与文化价值
-
10-08
2025年5月31日,“数字藏经洞发布暨丝路大都会:敦煌及丝路沿线的艺术、文献与文化国际学术会议”在敦煌研究院开幕。


“数字藏经洞”目前已录入出土文物目录74651条,发布敦煌文书经卷9900余卷、图像60700余幅,完成经卷内容识别840余万字,初步建成了集藏经洞文献、敦煌学研究资料于一体的资源管理和全球共享平台。敦煌研究院与国家图书馆、甘肃省博物馆等17所国内敦煌文物收购机构签订协议,共享所藏敦煌文物数字资源。
“数字藏经洞”目前已录入出土文物目录74651条,发布敦煌文书经卷9900余卷、图像60700余幅,完成经卷内容识别840余万字,初步建成了集藏经洞文献、敦煌学研究资料于一体的资源管理和全球共享平台。敦煌研究院与国家图书馆、甘肃省博物馆等17所国内敦煌文物收购机构签订协议,共享锁仓敦煌文物数字资源。


我们正身处一个不断变化的数字经济时代,数字技术渗透到社会经济的方方面面并推动着它们的融合升级。
博物馆作为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殿堂,是连接过去、现在、未来的桥梁",是一个地区甚至国家文明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在中国,博物馆作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构成和社会文化生活的重要领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近年来,在数字技术的推动和加持下,以博物馆为核心载体的文博领域正在经历着深层次的变革。无论是博物馆为公众提供服务的方式和手段,还是公众的观展行为和需求偏好,都较以往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而这背后都离不开数字技术的力量。毫不夸张地说,数字化赋予了博物馆这个传统行业以新的生命力。正因为如此,“数字化转型”正日益成为海内外博物馆发展的关键战略主题。今敦煌研究院积极把握时代机遇,开展流失海外敦煌文物数字化复原、项目探索、建设内容全面、功能完整、使用便捷的数字藏经洞数据库平台,让流散海外的敦煌遗书等文物在数字世界实现重聚重会共享,变成一座触手可及的数字图书馆,为每一个向往敦煌文化的你藏开心扉,在这里他会沿时空为脉络,提取文明的轴线,拓宽探索的边界。他会化身为时空的智者,解答每一个关于敦煌的疑惑,他会把古老的智慧一一翻译,倾吐千年文献的字字珠玑,让古老的文字不再有时空的限制,它将带领你我穿越语言的藩篱,用跨越时代的敦煌之美连接世界,在数字赋予的新生命形态下,它将成为拥抱每一位用户的全球敦煌学使者与你我共同成长,为研究学者提供丰富的资源灵感,也为文化爱好者打开全新的天地,让璀璨的文化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