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图片
安澜阁非遗展示馆设计:沉浸式体验岱山渔家文化与活态传承

分享 10-12

案例介绍

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

安澜拾遗 文化瑰宝

安澜靖四海璀璨传文明

岱山非遗展示馆

策划设计方案

DESIGN SCHEME

安澜阁背景

安澜阁原来为安澜亭 ,历史久,知名度高,影响大;

安澜阁具有祈佑风平浪静 、出行平安的作用;

安澜阁为安澜亭的增建 ,增建之后安澜阁气势宏伟,可以俯瞰整个城市,不但延续原来的功能,而且成为了岱山的新的地理文化坐标。

岱山非遗保护

岱山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显著的海洋渔民文化特色;

岱山 非物质文化遗产涵盖面广,包括生产、生活、娱乐等诸多方面;

岱山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需要加大力度,各界对于岱山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高度重视。

依据总体的参观印象,安排具体的创意及内容,以“安”为主要关键词,将非物资文化遗产展馆的展示内容进行贯穿,主要分为安业、安身、安心三个方面,在安澜阁的顶层同样以安澜阁的主要精神内涵为创意设置镇阁展项,表达“碧浪不惊,四海安宁,国泰民安、辅佑中华”的整体理念,将主题思想进一步升华,寄托我们的美好愿望。

打造地方旅游名片

使浙江和附近省市的旅游者,想到岱山就想到安澜阁,想到安澜阁就想到岱山,提升岱山旅游文化知名度,提升旅游文化魅力,吸引更多的旅游者到来,激活旅游经济。

进行活态文化保护

诸多的传统文化,以及岱山的非物资文化遗产面临着失传的局面,展厅的建设有利于对于岱山非物资文化遗产进行活态保护,增加岱山非物资文化遗产的生命力,给予传统文化以新的传承和发展的土壤。

宣传岱山特色文化

岱山文化璀璨而丰富,展厅的建设可以宣传特色岱山文化,有利于外地对于岱山的了解及认可,有利于非遗保护工作的推进,有利于民族文化的丰富。

仙岛岱山安处之地

耕海为田安业之本

山海风俗安身之道

氍毹技乐安心之术

活态传承安然之路

将安澜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机结合,呈现出岱山人民的安居与乐业。

安澜靖四海

璀璨传文明

文化展示全面: 以场景化、动静结合的方式对于岱山非遗项目进行生动、全面、沉浸式的展现。

渔家文化特色: 体现当地海洋文化及渔家文化特色、体现民俗文化。

安全感 幸福感获得感: 体现渔民、盐民、农民等岱山人共同的对于安全和幸福的向往;体验安澜阁文化的特色; 体现安业则富裕、安人则和谐、安心则静适的理念。

使幸福安康成为安澜阁的文化代名词,使参观者追求事业兴旺愿意来,追求家庭安康愿意来,追求幸福美满愿意来。

碧浪不惊,四海安宁,非遗璀璨,传承文明 : 由大海的安宁延伸到社会层面人民的安康,由丰富的历史遗产延伸到文明的传承,拔高展示的意义和高度。

工程项目概况

1、项目名称:蓬莱公园安澜阁室内概念方案设计

2、基本情况:项目分共七层(含地下设备层),面积分别为地下设备层约900平米,一层约400平米、二层约112平米、三层约112平米、四层约112平米、五层约45平米、六层约45平米,

合计面积1726平米。

3、项目定位:展示地方特色文化,集休闲、体验、打卡等多功能于一体的文化地标,建设岱山经典时尚的文化空间。

以空间艺术提升展示空间的美感;以岱山非遗项目的元素进行装饰,采用海洋、街市、舞台等主题元素对展项进行融合;

根据内容的重要程度、空间的具体情况、展项的特点特色安排合适的展示方式;以展示展览为主要的表现方式,以多媒体对于展项内容做进一步的升华既做到对于非物资文化遗产的原滋原味的体现,同时提升现场的体验感;

基本遵循在不开多媒体设备的情况下可以了解展项内容的大部分,基础展示和多媒体展示的比例控制在合理的空间范围,基本做到6:4的比例,既打破单调性又能有效的凸显展示内容。

设计说明: 左侧为标语,右侧为展馆名称,中间为主题雕塑,主题雕塑融礁石、海岛、渔业生产为一体,进行多媒体呈现,整体造型为船舵的造型。

寓意:乘风破浪(精神:人)、斗转星移(时间:天)、星辰大海(空间:地)

设计说明: 非遗介绍篇是整个展厅的总体介绍,先介绍非遗文化产生的地理环境和历史人文背景,接下来将岱山非遗的概况和门类进行总体的论述。以文化为核心,对于岱山进行地理、历史、人文的介绍,突显岱山非遗项目产生的地理环境和历史人文背景,将非遗放入岱山文化发展的大背景中。

桌面识别联屏互动:

体验流程:

1、游客选择智慧物体(船模)

2、放置相关区域(岱山非遗分布地图) 旋转智慧物体

3、岱山非遗项目相关名录及介绍以动画形式呈现

4、通过智慧物体(船模)查询非遗项目及相关详细介绍

设计说明: 海为田篇主要展示经济类非遗,以海洋产业为主,主要展示渔业和盐业,农业和开山取石为次要展示,整体比例以渔业最大,将渔业和盐业做场景化的呈现,其中以木船模型可以表示木船制造工艺(县级)、舟山船模(市级)、舟山渔业谚语(省级)。

翻页书玻璃投影联动:

1.地下切换谚语

2.上面显示相关画面

3.谚语和画面进行联动


渔工号子是浙江省舟山群岛渔船工号子的总称,是渔民船工在劳动中即兴创作、不断积累并世代相传的海洋民间口头音乐,本部分以投影可以动态展示大海的深邃,以及海上的渔船,唱渔民号子可以通过展示屏播放渔工号子的演出等内容,以船模和人物互现的方式,让人仿佛看到了岱山人民斗海出航的场景。

设计说明: 以半个船头和船帆+渔网为主题设计,通过幻影成像技术,把舟山渔民号子表现的淋淋尽致,观众通过正前方的喇叭辨别舟山渔民号子歌名或歌词,答对者有机会获得“澜贝集宝”

体验过程:

1、观看渔民号子幻影成像

2、通过喇叭辨别歌名或歌唱

3、答对者有机会获得“澜贝集宝”

设计说明: 祭海,是浙江岱山乃至中国沿海渔民崇拜和信仰海龙王及海上诸神而相应的一种民间祭祀行为,谢洋节主要以供台机场景为主进行展示,包括贡桌、贡品等,背景为海洋场景的多媒体呈现。

设计说明: 开山取石场景体现双合石料开采工艺的劳作辛苦,晒海为盐图文介绍工艺流程,视频展示景区内容,以场景展示劳作,以图文展现制盐的不同阶段和过程,以及王金邦的事迹,乡土农耕造型图文展示伍子胥传说和年糕直走工艺,展台展示年糕模子。

设计说明: 市井民俗篇章取景横街鱼市,加以艺术加工和提炼,将各展项融合展示其中。背景为商业街道,分别展示舟山渔民传统服饰制作工艺,海洋鱼类加工技艺、马灯花灯等。

设计说明: 桥头锡器制作技艺以街道店铺的方式展示锡器制作的工具、原料和部分成品,店铺的牌匾为桥头锡器制作字样。

设计说明: 背景为商业街道,分别展示舟山渔民传统服饰制作工艺,海洋鱼类加工技艺、马灯花灯等,展示裁缝用具,以模型展示工艺流程,悬挂马灯、花灯。

岱山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国家级2项)

岱山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省级11项)

岱山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市级)

岱山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县级)

设备组成
参考预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