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图片
中铁山桥集团展览馆设计:中国钢桥摇篮与高铁道岔故乡的百年创新史

分享 09-24

案例介绍

中铁山桥百年发展史,也是奋进的创新史,“国内首创、行业第一”的科技创新成果在展厅一一展示。

项目名称: 中国中铁山桥集团有限公司展览馆

展陈面积: 512平方米      

承建单位: 笔中文化科技集团      


▶ 点击上方视频观看展馆全貌

中国中铁山桥集团有限公司,始建于1894年,是我国红色工业的先行者,1922年中共一大代表王尽美在此建立的党组织是中国企业最早建立的党组织之一。

中国中铁山桥展览馆展厅分为两大篇章:

第一篇章为《两大人物,两个百年》

第一个人物是李鸿章,1894年中国人自己建造的第一座钢桥-滦河大桥建成后,参建滦河大桥的300余名技工滞留山海关,面临遣散的境地,时任北洋大臣,关东铁路督办的李鸿章李大人上奏朝廷:此三百余技工得之不易,如遣散实为可惜。

于是清政府拨款48万两白银在山海关开办了第一个造桥工厂-北洋官铁路局山海关造桥厂,也就是现在中铁山桥集团的前身。

从1894年建厂到现在山桥集团已经走过了127年,这是山桥集团的第一个百年,建厂百年。

第二个人物是王尽美,展厅中有一张王尽美本人的一张照片。

王尽美,原名王瑞俊,生于1898年,山东诸城人,1921年参加了中共一大,1922年7月参加完中共二大之后,1922年8月下旬,受我党北方领导人李大钊的派遣,王尽美秘密来到山海关铁工厂,以学徒工的身份开展工人运动。

9月建立了秦皇岛地区的第一个党组织,10月就领导了震惊中外的京奉铁路大罢工,为山桥注入了浓厚红色基因。

第二篇章为《两大产品,两张名片》

第一个产品,道岔产品,是我们国家名片中国高铁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铁山桥可以说是钢桥的摇篮,道岔的故乡,1912年制造了中国第一组道岔。

展厅有各类道岔产品照片的展示,时速350公里18号、42号、62号高速道岔均由中铁山桥率先研制。

展厅中有18号、42号、62号道岔的照片,还有62号道岔的模型,按照原尺寸等比例缩放。

中铁山桥也是中国第一组地铁道岔的诞生地,展厅中还有各类地铁道岔、现代有轨电车三开道岔照片、高锰钢高致密锻造技术照片等。

第二个产品就是我们的桥梁钢结构,是我们另一个国家名片中国桥梁的组成部分。

武汉长江大桥、南京长江大桥、九江长江大桥,中国桥梁制造史上三座里程碑,都镌刻着这家国企的印记;

从港珠澳大桥到美国韦拉扎诺海峡大桥,再到孟加拉国帕德玛大桥,都留下了这家国企的身影;

100多年以来,山桥集团从服务国内到扬帆出海,建造桥梁超3000座,遍布世界五大洲,一次次见证“中国制造”由弱变强再向“中国创造”的蜕变。

——40座跨长江大桥、20座跨黄河大桥、17座跨海大桥……

这只是笔中文化科技集团放在展厅中关于中铁山桥集团长长的造桥成绩单上的一小部分。

山桥集团秉持“红心领路,专心造桥”理念,传承着中国民族工业的血脉,亲历着中国质量迈向世界一流的征程。

笔中文化科技集团也透过那张纸质发黄的会员证,看到百年前的星星之火以燎原之势,为中国制造业的前路燃起一片光明,笔中集团以文化之力一一记录这些过程,传承这一精神。

❖文中图片版权均为笔中所有,侵权必究      

设备组成
参考预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