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图片
汉沽农垦博物馆设计:7900㎡博物馆感受70载农垦辉煌历史和精神

分享 09-23

案例介绍

汉沽农垦博物馆以其丰富的历史、独特的特色以及宝贵的收藏品而备受瞩目。

项目名称: 汉沽农垦博物馆

建筑面积: 7900㎡      

承建单位: 笔中文化科技集团      

汉沽农垦博物馆占地32亩,建筑面积7900多平米,陈展实物2000件,年均接待1万人次。

笔中文化科技集团把展馆分上下两层,内部设置了序厅、历史厅、成就厅、未来厅、党史革命史厅和民俗厅等,是集收集、保藏、研究、陈列、交流与社会教育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化设施。

农垦博物馆的布局巧妙合理,集中展示了汉沽有史以来,特别是汉沽农场建场以来的发展历程、取得成就、发展规划、民俗文化、党史革命史等内容,起到了存史、资治、教化等作用,这必将推动对汉沽文化旅游事业的加快发展。

1951年11月,按照党中央的指示,为全国沿海滩涂大面积开垦种植探索路径、积累经验,为全国粮食供应提供坚强保障,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在天津专区汉沽镇成立国营汉沽机械农场,由此拉开了汉沽农场大规模建设的序幕。

一封通知信,千万工农兵,来自山区,农村,城市,响应号召,苦干实干,百日大干,克服种种困难,把寸草不生的盐碱地,变成了万亩良田,向党和国家捐献无数粮食。

笔中集团规划的主展馆内设有自然历史、艺术品和历史文物等不同类型的展览区域,功能定位精准,充分发挥着各类优势,积极开展了诸多文物交流展览活动,为保护传承农垦精神、促进文化繁荣发展做出全新的更大的贡献!

首先,自然历史展览区呈现了丰富多样的农业与自然生态之间的关系。

参观者可以欣赏到世界各地的农作物和畜牧品种,并了解农业科技对于现代农垦的重要作用。

艺术品展览区展示了农垦文化的独特魅力。这里汇集了许多优秀的艺术作品,通过绘画、雕塑和摄影等形式,展示了农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最后,历史文物展览区带领游客们穿越时空,感受农垦发展的历程。

展品中包括了古老的农具、历史文献以及与农垦相关的珍贵文物,揭示了农垦在当地社会发展中的巨大贡献。

70多年以来,汉沽农垦人艰苦奋斗,顽强拼搏,战酷暑、斗严寒,把昔日一片片盐碱荒滩改造成了远近闻名的鱼米之乡,创造了一个又一个骄人的辉煌成就。

农垦博物馆作为一座展示和传承农垦文化的重要场所,笔中文化科技集团的加持和助力,汉沽农垦博物馆成为了全面传承农垦文化、展示汉沽历史脉络、保护地方文物精粹、传承地域特色文化的人文中心。

汉沽建设农垦博物馆,就是要搭建汉沽文化事业发展的新平台;就是要展示汉沽农垦发展的奋斗历程;就是要弘扬和传承在伟大的实践中形成的农垦精神;就是要激励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把汉沽建设得更加美好。

如今,汉沽农垦博物馆不仅丰富了人们的知识,也增添了旅行的乐趣,为参观者提供了一个了解农垦历史和文化的窗口,同时也是学习和探索的殿堂。

❖文中图片版权均为笔中所有,侵权必究      

设备组成
参考预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