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昌吉博物馆创新实践:科技赋能打造数字化智慧博物馆新标杆
-
09-29
开馆两年
被评为“ 国家三级博物馆 ”
国家3A级旅游景区
自治区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累计接待游客超过54万人次
文创产品年销售额突破15万元
这座位于天山北麓的博物馆
正以创新姿态打破公众对传统博物馆的刻板印象
地方博物馆的创新发展之路

昌吉博物馆作为地市级综合性博物馆,主馆面积14526平方米,2023年5月18日正式对外开放。在文化润疆战略指引下,以创新驱动发展。 科技赋能 ,打造数字化智慧博物馆,完成155件珍贵文物三维采集,VR考古体验厅成为全疆标杆; 策展创新 ,基本展陈《丝绸之路天山廊道一昌吉历史文物陈列》被评为 2023年度全国“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展览推介项目 , 2025年荣获首届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陈列展览精品推介项目”, 引进外展年接待超20万人次; 文保创新 ,开发鎏金铜狮等千余件 文创产品,年销售额达15万元; 宣教融合 ,"流动博物馆"覆盖60个点位,"小小讲解员"等活动使文化惠民到基层; 馆际合作 ,《新疆历史名人展》成功开展闽昌巡展。开馆两年即获评国家三级博物馆,斩获多项荣誉,以"小馆大作为"的姿态成为地方博物馆高质量发展的生动范例。
Part 01. 科技赋能:让历史可触可感
走进博物馆,智能讲解机器人“吉小狮”正在为游客生动讲解。

智能讲解机器人“吉小狮”现场讲解
昌吉博物馆近年来大力推进数字化建设。目前馆内 已完成155件/套精品文物的三维高数度数据采集展示工作 ,观众只需扫码就能360度欣赏文物细节。720度全景“云展厅”更是打破了时空限制,让观众足不出户就能“云游”博物馆。
2025年 新建的青少年研学考古体验厅 , 运用VR、投影、触摸交互等技术还原考古现场 ,全面展现了北庭故城的历史文化及中央政府对西城地区的有效治理,成为全疆青少年研学项目的典型案例。
Part 02. 丝路新表达:讲好新疆故事
馆内常设展览《丝绸之路天山廊道——昌吉历史文物展览》和《新疆历史名人展》,另设社会教育体验厅和临时展厅 。
其中《丝绸之路天山廊道》常设展通过600多件珍贵文物,系统展示了昌吉地区的历史脉络。这个展览不仅获得国家级奖项,更成为展示新疆历史的重要窗口。
同时,博物馆还积极引进《晋阳:4-8世纪的丝路都会展》、《丝路遗珍—古代丝绸之路上的货币展》、《致敬最可爱的人——抗美援朝老兵肖像展》、《寻找大地的纹脉——袁复礼西北科学考察特展》 等高质量外展,让观众在家门口就能领略多元文化。




外展现场图
昌吉博物馆自2023年5月18日开馆以来,展陈内容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游客数量逐年增加, 2023年接待游客11.55万人,2024年接待游客19.83万人,截止2025年5月底接待游客22.83万人 (含馆内、线上、外展、流动博物馆) 。
Part 03. 从展柜到生活:文物的现代变身
在博物馆文创区,一款鎏金铜狮文创产品格外引人注目。这座源自馆藏文物的IP形象,已衍生出箱包、保温杯等22种文创产品,将文物元素融入现代生活。

2024年,昌吉博物馆文创销售额达15万元,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2025年昌吉博物馆文创产品持续发力,不断上新,制作了冰箱贴、帆布袋、毛绒挂件、茶具套装等新产品。
Part 04. 展教结合:构建多维文化传播体系
“我们不仅要让观众走进来,还要主动走出去。”博物馆工作人员马佳说。该馆 通过"流动博物馆"项目,让展览走进社区、学校,2025年已惠及1.1万人次 ;其 打造的《文物话庭州》短视频线上数字人讲解项目 ,以新媒体技术活化馆藏文物,建立“线上数字导览+线下互动体验”模式。同时通过 线上直播、“小小讲解员”夏令营、非遗手作体验 等丰富多样的活动实现线上线下融合,构建多维文化传播体系。
据悉昌吉博物馆 2024年讲解接待团体总计981个 ;2025年截至6月13日 讲解接待团体总计229个 。
2025年“5.18国际博物馆日”,昌吉博物馆首次开放夜间参观,推出“博物馆奇妙夜”活动,吸引300余名观众进馆参观。

“博物馆奇妙夜”当天吸引众多观众
昌吉博物馆积极实践文化润疆的同时,也在努力让新疆历史文化“走出去”。其 策划的专题展《情系中华 爱满天山——新疆历史名人展》开启全国巡展 ,已在 福州、厦门等地相继展出,共计展出144件珍贵文物 。
Part 05. 学术深挖:给历史一个当代注脚
昌吉博物馆通过开设专题讲座、举办学术交流研讨会、举办历史文化讲堂等活动,提高了地区文博系统干部学术研究水平,为深入挖掘文物背后的历史文化,更加全面、详尽地阐释昌吉历史文化,讲好昌吉故事奠定基础。

2024年昌吉历史文化讲堂现场
其中策划“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北庭历史文化”“新疆最新考古发现”等主题讲座,邀请考古、历史领域专家深度解读,吸引学生、社区公众参与。2024年共开展12期专题讲座,2025年截至目前已开展4期专题讲座,受众人数约达千余人。高标准举办的“北庭学研讨会”,从哲学、艺术等多维度阐释昌吉历史,推动文化遗产的当代转化。

第八届新疆北庭学研讨会现场
站在新的历史节点上,昌吉博物馆正以创新之笔书写文化传承的时代答卷。这里,科技让文物焕发新生,展览讲述动人故事,文创拉近古今距离。未来, 昌吉博物馆 将继续以开放包容的姿态,搭建起连接历史与当下、传统与现代的桥梁,让文物背后的中国故事传得更远、更动听,让更多人在沉浸式体验中读懂新疆故事,为“ 文化润疆 ”注入持久活力。
信息来源:昌吉博物馆
编辑:张芳
监制:博物馆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