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租界旧址博物馆陈列改造设计:租界历史沙盘与洋人生活场景复原

09-18


    九江租界旧址博物馆,矗立于长江之畔,是近代中国百年沧桑的无声讲述者。1861年《天津条约》迫使九江开埠,列强以“租界”之名在此划设“国中之国”,这座由原日本台湾银行、英亚细亚公寓等四栋历史建筑修缮而成的博物馆,以斑驳砖墙与铜制门牌,凝固了旧时“地球村”的畸形繁华与民族屈辱的记忆。          


    作为江西首个租界主题博物馆,其价值不仅在于保存建筑遗产,更在于以地方叙事映照国家命运。它警示后人:被动开放终成枷锁,唯有自强方能抵御外侮。如今,昔日的殖民印记已化作历史教育的鲜活教材,激励当代人在回望屈辱时铭记——尊严从不靠妥协赢得,而是深植于民族脊梁的不屈与革新之中。          


    亚细亚公寓旧址          

    以英亚细亚洋行旧址为空间载体,重点展示与其相关的展陈内容——          

    租界历史:开埠通商与租界的建立。          

    逻辑表达《天津条约》与九江开埠之缘起,租界的建立及机构、制度          

    的确立过程,并延伸表现庐山避暑地的开辟。          

    将商业业态有机结合进入建筑,          

    观众体会可观、可学、可娱、可购的活态博物馆。          





    游客可以通过大型实景沙盘更直观的了解英租界的地理信息,并且通过互动桌面了解租界内更详细的信息。          



    用光电地图的形式,展示了列强在中国开辟租界的过程,两侧历史照片高低错落,层次分明。          



    以版面、实物、多媒体多重手段展示“天津条约”与九江的开埠.          



    复原的卧房场景,让观众深入了解当时洋人的生活。          



    亚细亚洋油生意垄断这个市场,大班的办公室,让观众深入了解暴富后的洋人工作场景。          



    版面结合船运码头的背景画,展柜展示重要货船模型,展现当时船运的快速发展。          



    版面结合清末明初老物件的背景,卡通形象增强展示的趣味性。          



    西方文化的渗透,教会支持下的各色学校,复制当时洋人的服饰用品,增强博物馆历史感和可看性。          

    日本领事馆旧址          





  灰色的墙面处理并有历史感的老照片作为背景,结合大量图版与实物文物的多样展示,加上红色的单元说明为节点分割,多而不乱,条理清晰。             


  运用片景与背景画与微缩模型结合的方式,展示“福特汽车”从租界区域开往庐山避暑地区。             


  穿梭展厅,通过折面形变现出九江人民在多次抗暴斗争中屡次惨遭巡捕房巡警的暴力行动,最终团结坚强的九江人民成功将英国人赶出九江的事件。             


  放映室大型投影通过两侧的镜面反射场面更加宏大,表现为挽救民族危亡,无数仁人志士艰难求索推动中国近代化进程,使中国渐显生机。             


  九江金融业的转型,突出展示日本台湾银行的历史。运用鲜明时代特征和现代展陈形式结合的主题,加上突出的文物展品,让观众在空间中 , 得到精神和视觉的双重体验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