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博物馆展陈设计方案:物华天宝、仓颉造字、京畿重地与革命历史单元介绍

09-25

门厅    

 入口门厅设计以山水为引、人文作注设计三重门阙,制造入场过程的抑扬之感。一进“自然美”、二进“人文美”、三进“精神美”。    

序厅    

 由门厅而入,至序厅,豁然开朗。巨幅的渭南山水水墨画卷,拔地而起,线刻渭南风貌。结构投影设计营造出多层次、开阔立体的视野,更好地体现“天”、“地”、“人”三者和谐共生的意境,同时诉说着·与华相宜”的美好祝愿。    

第一单元:物华天宝    

 运用多媒体沙盘和投影,全面、形象地展示渭南的地理概貌。墙面背景投影生动灵活地呈现渭南的地形地貌,多媒体沙盘则详解了渭南的行政区划,令观者在指尖流转间即可直观感受渭南。    

矿产和动物资源    

 渭南地区地质结构多样,自然资源丰富。多样的生态│环境为野生物种提供了良好的栖息、繁衍和寄生条件。展厅借助展板、图片、文字分列展陈渭南矿产和动物资源分布详情,再现渭南丰饶的物产。    

第二单元:遗址展示    

 从大荔人开始,生活在渭南这片土地上的先民们曾创造了许多令人惊叹的文明,通过禹门口洞穴、泉护村、横阵等遗址的展陈,利用图版、文字、文物和微缩的遗址展现史前时期渭南先民们的生活方式以及创造出的文明。    

“字圣”仓颉    

 传说仓颉仰观天体变化,俯察鸟兽爪蹄之迹,创造出代表世间万物的各种符号,并整齐划一、约定俗成用以书写记事,称为“文字”。设计以于右任先生手书“文化之祖”匾额居于展厅之中,下悬仓颉画像,两侧分列展陈传说事迹,以纪念·字圣”划时代的伟大壮举。结合趣味互动文字游戏,一动一静间.感悟先人的智慧创造。    

第三单元先秦记忆    

 沿着·时空之桥”循步而入。商汤之伊尹,西周之文王、战国之公孙衍-诸多国之名贤,分列于两侧,汇聚于一堂。与正中央的郑国渠.共同构筑成一组连续的场景、在时空交错中展现先秦时期渭南之地的辉煌。结合幻影雕塑技术呈现似真若幻的历史人物形象,为游客带来新奇的观赏体验。    

第四单元:京畿重地    

 巍巍秦汉、有 “人间仙境”在渭南。以文物、宫殿遗址、雕像、图片文字等多维度诠释秦汉离宫如画美景,再现昔日京畿重地——渭南的历史风貌。    

第五单元:魏晋南北朝    

 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渭南作为京畿地区、重要的经济区和西北通往中原的门户,成为兵家必争之地。人口迁移与民族混居促进了渭南地区的民族融合和宗教的发展,同时也涌现出许多载入史册的英雄人物。展厅以这一时期精品文物展陈为主,并引入宗教艺术元素,突显魏晋时期的历史文化特征。    

第六单元:杨坚执政    

 隋代短暂不过数十年,却再启盛世华章之开端。隋文帝杨坚励精图治,遂有“开皇之治”。通过灯箱展柜及场景雕像,再现杨坚统一全国的宏大场面,令观者感受帝王之威仪。    

第七单元:寇准与郭侃    

 循步进入宋元明清展厅,上方长形卷轴的设置增加了厅内的纵深感,利用多媒体影片播放和人物雕塑,近景远景巧妙结合的展陈手法,向游客娓娓道出北宋名相寇准和元代“征西先锋”郭侃,这两位一文一武杰出人物的传奇故事。   

文儒之乡    

 渭南自古以来文风炽盛。教育繁荣,涌现了一大批文儒名士,并形成了具有特色独具的地方文化——陕西关中东府文化。展厅四周的多通道折幕影片播放,结合中部的匾额等实物分列展陈。文庙、书院位列在侧,名士、贤人济济一堂.追索曾经的历史脉络.勾画成一幅·文儒之乡·的蔚然观景。    

第八单元:西北革命巨柱——井勿幕    

 革命年代、渭南涌现出了许多杰出人物,陕西辛亥革命的先驱和杰出领导人之一被孙中山先生誉为·西北革命巨柱”的井勿幕,即是其中最为代表性的人物。通过文物、图版及文字等循序展陈,令观者领略英雄人物的革命风采。    

渭华起义    

 华山巍巍,烽烟肃杀。1928年5月.在中共陕西省委和中共陕东特委的领导下、渭华地区农民群众在渭华原上举行起义。这是土地革命战争初期共产党人在陕西领导的影响和规模最大的一次起义,是开创农村革命根据地的一次伟大尝试.并为以后创建西北革命根据地播下了火种。场景营造上选取群众与士兵携手共进的历史时刻,将如火的革命定格于一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