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达研究|以“数字艺术、空间设计、图文策划”为核心的现代科技馆设计
-
09-12
现代科技馆,科普教育的璀璨新篇,在传统基础上创新升级,不仅均衡普惠科学资源,更以“与时俱进”的设计体系引领潮流。其设计融合数字艺术、空间设计、图文策划多元模块,深度契合公众科普新期待。科技成果在此绽放,科学土壤因之丰饶,科普之旅变得时尚而充满乐趣。
01“花样玩转”数字媒体艺术
现代多媒体展品设计,去媒体化or再媒体化?
传统科技馆展品设计时,普遍遗存一种固有的印象,即机电、机械类展品比多媒体展品更有趣,后者常被简化为单调的点击互动,这一传统观念多源于以往多媒体展品设计互动形式单一、动画不新颖等局限性。现如今,多媒体展品开始转型与创新,通过艺术与技术的深度融合,展现出前所未有的丰富性与震撼力。裸眼3D、多折幕投影、人工智能等技术应运而生,只有打破传统多媒体展品设计方式,顺势而为,拥抱新兴媒体时代,运用新技术再媒体化,才能顺应时代浪潮。

三折幕沉浸式空间(江阴“畅游江阴”展品)

机械臂与媒体虚实结合+无介质全息投影(龙华“智造未来”展品)
新媒体生态下,数字媒体如何在地、合理化运用 ?
数字媒体,凭借其鲜明的科技性、数字性及前沿性,正日益成为公众瞩目的焦点。然而,过度依赖多媒体展示可能引发观众视觉上的不适,如刺眼感与眩晕等,从而削弱展览的整体体验。因此,在科技馆展览设计中,多媒体展品比例均衡也至关重要。选取新颖的形式,结合空间特点与距离,设置不同形式的媒体展品,避免视觉疲劳的同时,也能为展览带来惊喜感,让观众仿佛一步一景,逐步揭开惊喜的彩蛋,打卡不同的记忆空间。
02 “细致入微”的空间考量
空间有限,创意无限
在展馆的空间设计中,面对有限的物理空间,往往可以通过不同的巧思,借助各种创意手法来突破空间的界限,营造出既宽敞又富有层次感的展示环境。如,精心布局的镜面元素,不仅能够将视觉无限拓展,还能使原本紧凑的空间瞬间变得开阔而深邃;光影艺术的巧妙运用,除丰富空间的层次感与纵深感,更赋予展馆奇幻般的体验氛围,创造出深受年轻群体青睐的个性化打卡地标。所以,空间不会束缚创意的发挥。

镜面瓷砖延伸视觉(江阴“梦幻剧场”空间)

光影灯带参观指引(江阴“智汇创想”展厅)
细节,决定成败
决定设计的用心程度往往在于细节的处理,契合空间主题的材质遴选,布展的严丝合缝,设计想法的有效落地……往往会达到“画龙点睛”的效果,于无声处听惊雷,于细微处见真章。
选对材质,可以成就一个空间;工艺细致,可以让体验升华;落地大于或与设计持平,才不失设计初衷。

月球陨石坑造型还原(安徽省馆“天地探秘”展厅)

墙面、顶面整齐对缝(安徽省馆“天地探秘”展厅)
03“层级分明”的图文设计
图文作为展馆内容传播的核心方式之一,不仅仅是将图片与文字结合,精心的图文布局、色彩搭配、图形元素的运用,可以有效提升视觉吸引力,将内容信息有效传达,确保内容美观且易于理解。借助关键标题立体字凸显、干净素色与明亮跳色搭配、图与文相辅相成、导览导视特色化设计等方法,能够更好地帮助观众快速抓取重点,为他们带来愉悦的阅读体验。

墙面图文叠加立体剪版(安徽省馆“航天发展里程碑”图文)

文字内容可视化呈现(江阴“寻找危险的小天体”展品图文)
安达深耕科技馆领域建设,精准对接时代需求,在现代科技馆设计中,深度融合数字艺术、空间设计与图文策划三大核心要素,以科技创新为引擎,打造富含时代特色的科技展馆,用数字艺术赋予展品生命力,让知识以动态、交互的形式跃然眼前;将空间设计合理布局,营造既开阔又紧凑的参观流线;使图文内容可视化传达,以匠心独运的设计构想引领每一位参观者深入科学殿堂,共赴科学探索之旅。
撰文:薛娅妮
编辑:品牌部
审核:总经办